客戶至上
中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
13592450115
郵箱:hnhthuanbao@163.com
QQ:873515445
聯系地址: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航海中路154號東方大廈2610室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最新動態
解答:
1.市政污水發生絲狀均膨脹,不太多見,因為市政污水成分合理,不像工業廢水成分單一而更易發生膨脹。
2.增設前段厭氧池,的確是比較好的控制絲狀菌的方法。
3.單從工藝上談,自然設置大一點為好!從您提供的資料來看,生化池停留時間是4小時,好像短了點,如果污泥負荷較高的話,建議放大該厭氧選擇器。
解答:
我想池塘水帶綠色,絕大部分情況下是藻類所致。廢水的話,處理水達標排放,也會有諸如小球藻等游動型藻類滋生,使出水帶色,當然,由于源水帶色,而使出水帶色的情況也很常見,如印染廠廢水、紙廠涂布廢水等帶色廢水。
解答:
1.有的調查工作還是需要的,比如您的外圍管網建成后進水量、水質,需要有第一手參考資料,這樣您才能調控好您的生化系統來迎接進水。
2.我想現在您沒有必要一定要提高mlss,事實上您也很難提高的,可以的話,在確定管網完成和進水的時間后提前半個月,對廢水投加多量(具體投加量根據計劃來水量及濃度確定)附加有機物,來提升mlss,工業甲醇比較便宜可以考慮的。
3.這樣的話應該沒有問題,如果成本不合算,也不用投加附加有機物,直接等來水后慢慢培養,我想操作得當也不會有幾天超標的!
解答:
1.的確您運行了20小時,所以會跑泥。
2.PH偏低,不進水是不對的!考慮可以進水。
3.回流可以調小一點。
4.通常情況,可能會短時間出水惡化,但可以恢復的,正常進水后,2~3天可以基本恢復正常的。
5.對于生化系統收沖擊程度,最好用顯微鏡觀察一下原后生動物的活性來加以了解。只要該部分生物未解體,通常短時間恢復是沒有問題的。
解答:
1.從您提供的數據來看,溶解氧似乎太低了,這樣又可能抑制正常均較團菌的正常增殖。適當提高到1.5,我想比較好!
2.二段曝氣池有漂泥現象(AB法),曝氣量不大,DO不高,又可能是污泥老化,但污泥老化與曝氣量不大,DO不高沒有太大的關系的。導致污泥老化的原因以及出水漂泥,您可以看看本站前面的一些交流內容!相信會找到一些答案的!
解答:
1.首先應該確認活性污泥是否有絲狀菌膨脹現象產生。膨脹到什么程度。
2.通常如下方法可以判斷:a、SV30檢測。b、SVI檢測。c、顯微鏡檢查。但是好像您給我的資料中沒有這三個參數。
3.我的經驗是,絲狀菌膨脹與廢水成分單一、溶解氧不足、食微比過低有關。其他因PH、溫度等原因導致的基本不會發生,最多是起到了輔助作用而已。
4.廢水成分單一,正常菌膠團的生長容易受到抑制、而有的廢水成分卻利于絲狀菌的增殖。
5.溶解氧不足,曝氣有死區,同樣利于絲狀菌增殖,主要體現在絲狀菌筆表面積巨大,低氧環境更利于其增殖。
6.食微比過低導致絲狀菌增殖同溶解氧不足的原因基本相同的。
7.正常菌膠團與絲狀菌所處的環境決定了是否會發生絲狀菌膨脹。
8.以上解釋,還請仔細思考融會。
9.通過診斷手段確定是否發生絲狀菌膨脹。
10.如果是絲狀菌膨脹,你三個二沉池會同時發生膨脹現象的,不可能只有一個發生膨脹,所以還請確認是否發生了絲狀菌的膨脹。
解答:
1.調試的問題我想您咨詢貴單位環保設施的設計施工單位比較好!一般來講施工單位是要負責調試和員工培訓的。
2.污泥接種和負荷調整我想是最重要的工作。
解答:
據我了解,好像沒有硬性規定的,企業內部管理可以有此提法。多少周期自己可以定的!
解答:
1.啤酒廢水是屬于B/C比較高的廢水,易于生物系統利用降解。由此生物活性較高。在沖擊負荷較大,食微比過高時尤其容易產生大量泡沫(白色),通過提高活性污泥濃度一般可以緩解泡沫的產生。
2.由于啤酒廢水受生產過程影響,每天各時間段水量和濃度變化較大,在調節池不具備較大調節能力時,尤其容易產生沖擊負荷,由此,泡沫產生和出水指標不穩定的產生就有可能了。
3.當然,啤酒廢水ph變化較大,應該調整得當,保證進生化池的廢水ph調整到位,否則也有可能產生泡沫,但這多半是事故操作時才會發生。
解答:
1.COD去除率83%,應該還可以,因為,您處理的源水處理難度較大。
2.各指標控制的也較好。
3.對于出水有漂泥現象,我認為,和您處理的源水水質有關,我不知道SV30沉降情況如何,所以,不太好判斷,但我想,活性污泥懸浮有兩種表現:a 活性污泥絮凝后懸浮。b 活性污泥不絮凝懸浮。前者是活性污泥包裹氣泡形成的,后者是污泥膨脹引起的。
4.通常,源水含有多量硫化物,容易導致含硫粒的絲狀菌繁殖,導致污泥產生漂泥。同時硫化物含量過高是,污泥容易降低活性,導致漂泥。因此,歸結為硫化物含量過高導致漂泥,應該可以成立的。
5.我想適當提高污泥濃度,可以緩解漂泥現象的。同時隨著系統的運行,活性污泥應該可以被馴化而適應這樣的水質的。
解答:
食微比,是進入生化系統前的水體中,有機物含量與生化系統內活性污泥濃度的比值,通過這個比值,可以判斷負荷高低,進而調整操作,避免生化系統發生污泥老化和過負荷出水超標的產生。計算公式為經驗公式,具體可參照一下前面的相關交流內容。
解答:
我想您可以在花木旁邊挖半米寬,0.3米深的溝渠,將污泥填入后,再用原有的土覆蓋即可了,我想不需要經過處理的,畢竟您的污水是市政污水而已!
解答:
廢水處理的微生物,為自然界的正常菌群,不具傳染性微生物的,大可放心,否則,游離在排水中的微生物,不就對水體中污染了嗎?!倒是工業廢水的污泥,法規受控的。
解答:
1.如您所說,絲狀菌膨脹是有周期性的,時間長短跟水質及處理工況有關。
2.跑泥是絲狀菌膨脹的后果,找出原因,才能緩解膨脹程度。
解答:
建議采用硫酸鋁鐵絮凝劑,不要用聚鋁PAC,這樣效果可能要好一些。濃度及投入量可根據污水具體情況進行小試確定。
我覺得二沉池投加絮凝劑 是乎不合理。即使污泥惡化,也應慎重決定的!
解答:
底物濃度的增高是導致污泥增長的主要原因,當然,氣溫的升高也要考慮的!
解答:
1.有關一級處理,影響因素較多,包括:原有設計、運行工藝、藥品選擇、操作方法等方面。
2.可以改變的方面主要是藥品的選擇和投加方式。
3.我想您可以認真的選擇絮凝劑,以得到理想的處理效果。
有手冊介紹,接觸氧化池污泥部分懸浮,部分附于填料,那三豐兄前面指出其調試時先悶曝,再排出剩下的活性污泥(防止游離態微生物與填料上的微生物爭奪有機養料),與其相矛盾? 若將好氧后混合液回流到水解酸化池,則水解酸化DO應控制在什么范圍?請大家指教。
解答:
1.輕微流失,我想也不必進行回流的,通過水解池微生物自身繁殖,應該能夠滿足流失的補給。
2.同時,此工藝,處理的重點和最后的把關環節不再水解池,因此,水解池濃度的適當波動不會對后續工藝造成太大的影響的。
3.對于悶曝問題,我想這個做法與污泥排出并不矛盾的,因為這是在培菌階段而已,而非正常生產的操作。
COPYRIGHT BY 中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您提供清潔生產審核,綠色創建,環保管家,監測監控,綠色改造,等環保咨詢業務 ALL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