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至上
中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
13592450115
郵箱:hnhthuanbao@163.com
QQ:873515445
聯系地址: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航海中路154號東方大廈2610室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最新動態
近些年,從中央到地方,支持礦山生態修復的力度不可謂不大。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在中央和地方各類資金支持下,截至2017年底,全國礦產資源開發占用土地面積約362萬公頃,其中歷史遺留及責任人滅失的廢棄礦山占地230萬公頃,在建/生產礦山開發占地132萬公頃。數據顯示,全國用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資金超10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資金超300億元,地方財政和企業自籌資金近700億元;全國累計完成治理恢復土地面積約92萬公頃,治理率約為28.75%。
綠色礦業發展到目前的形勢,并不是市場需求波動的周期問題,而是長期的基本層面的問題。所以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放到索取砂石、礦石原材料同等甚至更高的高度。
淄博年底前完成71處已關閉礦山生態修復
中國砂石協會和中國砂石骨料網從淄博市自然資源局獲悉,9月起,將在淄博市開展礦山開采及生態修復工地揚塵整治大會戰,重點加強露天礦山開采、已關閉礦山生態修復、土地整理、土地復墾等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據了解,此次大會戰中,淄博市自然資源局重點承擔露天礦山開采、已關閉礦山生態修復、土地整理、土地復墾等工地揚塵污染整治,以及高速公路、高鐵兩側綠化等工作。
按照《淄博市露天礦山開采、已關閉礦山生態修復等工地揚塵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將從嚴格露天礦山開采揚塵污染管控;加快推進已關閉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開展已關閉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土地整理、土地復墾等工地揚塵污染防治;
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嚴厲打擊無證非法開采行為五方面進行重點整治。屆時,淄博市自然資源局將按照“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園則園、宜水則水”的原則,對破損山體、已關閉露天礦山進行地質環境綜合整治,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全市71處已關閉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任務,京津冀重點區域治理圖斑開工50處。
2020年,全市計劃完成已關閉露天礦山生態修復70處、京津冀重點區域治理圖斑84處。到2020年底,全部完成“三區兩線”直觀可視范圍內和京津冀重點區域已關閉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任務。
此外,淄博市自然資源局將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現有的露天礦山要加快改造升級,2019年底前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
四川達州2020年底前完成露天礦山綜合整治
今年7月以來,達州全面開展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摸排工作。排查共發現合法持證露天礦山168個,礦區總面積11.635平方公里;存在問題的礦山總數25個,包括礦山未按地質環境恢復與土地復墾方案治理、礦山與生態紅線各類保護區重疊、礦山與永久基本農田重疊、礦山未完善環評手續、礦山環保不達標等;責任主體滅失礦山133個,總面積2.3084平方公里,其中7個已履行生態環境修復義務,126個尚需進行生態環境修復。
下一步,達州將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開展重點整治,計劃2020年底前完成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
湖北省完成礦山生態修復976個 治理恢復超5萬畝
2016年至今,湖北省累計完成礦山生態修復976個,治理恢復面積5.26萬畝。近年來,湖北省以節約集約示范省創建為抓手,編制出臺《湖北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規劃》(2017—2025年),加快推進“三區兩線”(重要自然保護區、景觀區、居民集中生活區周邊和重要交通干線、河流湖泊直觀可視范圍)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湖北省將繼續把保障長江沿岸生態安全放在首位,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抓好湖北長江干支流兩岸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突出生態功能,進行系統性、整體性修復。
海南?。簩β短斓V山實施綜合整治
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制定印發《海南省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露天礦山問題全部整改到位,露天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率達到100%。
根據《方案》,海南省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務有4項:
一是全面查清露天礦山情況,包括對持有合法采礦許可證的礦山排查、對非法開采的露天礦山排查、對已關閉露天礦山排查;
二是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清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據資源、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嚴加查處,包括依法停產整治、依法取締關閉等;
三是加強露天礦山生態修復,督促、引導礦山企業加大礦山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的力度,按照相關標準、要求,切實開展生態修復,同時加快已關閉露天礦山生態修復,確保2020年底全面完成修復任務。
四是切實調整露天礦山布局和優化產業結構,包括嚴格控制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及特定生態保護區范圍內新建露天礦山。禁止新建小型露天礦山項目,提高礦產的準入要求,加快推進“小散亂”露天礦山整合和升級改造。
云南計劃2020年底完成442個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
至2020年底,云南省將完成長江經濟帶(云南段)442個廢棄露天礦山(面積總計1658公頃)的生態修復工作,實現云南省范圍內長江干線不再有裸露的廢棄礦山的目標。
云南省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實施范圍為金沙江云南段和主要支流赤水河沿岸各10公里范圍內,包括迪慶州、麗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7個州(市)23個縣(區)。該范圍內共有442個廢棄露天礦山,面積總計1658公頃。
云南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趙喬貴介紹,云南省將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原則,充分考慮區域特點和條件,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耕則耕、宜建則建,通過修復治理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資源利用價值。
據了解,截止2017年底,云南省礦產資源開發占用和損毀土地面積8.84萬公頃,礦山生態修復任務重、難度大。趙喬貴說,“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將為云南省今后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積累經驗,為美麗云南修復‘傷疤’?!?/span>
自然資源部擬建立激勵機制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
10月22日為解決我國礦山生態修復歷史欠賬多、現實矛盾多,“舊賬”未還、“新賬”又欠等突出問題,破解資金投入不足瓶頸制約,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自然資源部研究起草了《關于建立激勵機制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今天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明確,鼓勵礦山土地綜合修復利用。其中,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國有建設用地修復后擬改為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允許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以整體“打捆”形式,將礦山生態修復方案、土地開發利用方案、土地供應方案一并通過公開競爭方式,確定同一修復主體和土地使用權人,賦予其一定期限、一定比例的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并分別簽訂生態修復協議與土地出讓合同。
修復后擬作為國有農用地的,可由市、縣人民政府或其授權部門以協議形式確定修復主體,雙方簽訂國有農用地承包經營合同,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或者漁業生產。修復后擬發展特許經營項目的,按照特許經營有關管理規定,修復主體可優先獲得經營權。
此外,對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土地中的集體建設用地,集體經濟組織可自行投入修復,也可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修復后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的,可以出租、出讓用于發展相關產業,并在出讓、出租、轉讓合同中明確生態修復有關責任。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鼓勵各地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在礦山修復后土地上發展旅游觀光、農業綜合開發、養老服務等產業。鼓勵生產建設礦山邊開采、邊修復。
做好礦山修復從這三方面打造礦山修復核心競爭力
礦山生態修復關鍵要產業化市場化
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專業性和創新性等特點。目前,北方地區礦山地質災害包括地貌景觀破壞、地下含水層破壞、土地資源占壓與破壞、環境污染等方面在內的圍繞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的問題多達20余種,完成一個綜合性礦山修復工程需要涵蓋巖土工程學、地質學、生物學、土壤學和水土保持學等多學科知識和技術支持。
在產業服務輸出方式上,通過對所承接項目區礦產開采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進行深入調研和數據檢測,按項目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包括場地環境勘察、規劃設計、地質災害治理、生態修復和簡易維護。
在多年礦山、荒山修復領域實踐基礎上總結形成的以鄉土植物為主,兼具提供適宜的養護措施的礦山生態恢復集成技術也日臻成熟,具備有效治理因礦產開采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滑坡、植被退化等問題的能力。
用本土植物完成礦山修復
利用鄉土植物,推廣節水低耗技術與材料,建立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者協調平衡。啟用鄉土植物實現生態修復,有其天然的優勢。在國內礦山生態修復過程中,國外植物品種作為修復技術的一部分被大量引入,導致不僅建植養護成本高,耗水量大,還因為不適應當地的環境,草種難以成活,重復建設投資頻繁發生。
比如內蒙古草原生長的野花、野草,既抗寒又抗旱,生長頑強而蔥郁。經過多年人工采集和保存,建設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種質資源庫存放本地優質草種,并對“抗旱、抗寒等抗逆性強的鄉土植物”,開展系統性研究,野生地榆、二色補血草、細葉百合、長青石竹……這些曾經在大草原上的野花野草,經過科研人員的馴化和繁育,取代了國外進口的“貴族花草”,成為北方城市、草原、礦山冬季里的綠色主角。
生態大數據助力礦山修復
做好大生態,需要強大的生態用種及數據智慧配合。礦山生態修復技術離不開生態大數據平臺的“技術導航”。依托生態大數據平臺,能夠提供涵蓋規劃設計、產品技術研發、植物配比、工程施工的系統性礦山(邊坡)修復及環境治理解決方案。
在生態大數據平臺上,鎖定經、緯度上任意一點,就可以查到包括土壤、氣候、原生植物、草地類型、退化情況在內的該地區草原生態大數據。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水文、草原退化情況等特點,選擇適宜的修復集成技術、適宜的草種組合,精準修復生態。
依靠大數據技術可復制性和易拓展性的特點,未來可以在全國各區域開展生態修復業務,并將生態大數據技術、全系列產品、技術標準、科技成果輸出應用到各個地區的農業、林業、牧業等領域,為當地生產生活提供指導。
我國礦山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任務任重而道遠。
因此,要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牢囸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妥善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群策群力,創新發展,砥勵奮進,再創佳績。
中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 環評、清潔生產、應急預案、竣工環境驗收、安全評價、綠色發展,綠色工廠,在線監測,vocs在線監測,微型空氣站,餐廚垃圾處理,環保設備,環保工程等環保技術咨詢資質的綜合服務。
聯系人:蔣總
聯系電話:13592450115
您的需求就是我們的服務,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
更多環保咨詢與政策,請持續關注中部科技:http://m.kscp777.com
中部環境工程 http://m.kscp777.com.cn
海特環保 http://www.68190000.cn
COPYRIGHT BY 中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您提供清潔生產審核,綠色創建,環保管家,監測監控,綠色改造,等環保咨詢業務 ALL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