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管理方式的變革,對企業來說大大簡化了辦理事項。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登記表為例,只需要從網上備案,業主就可投入生產經營。但隨之而來也存在這種現象:需編制環評報告表的項目降級備案和其他不符合備案條件的項目擅自備案。項目業主自認為找到了一條聰明的“簡化手續”的途徑,殊不知環境保護是一條紅色高壓線,一經觸碰,勢必會經受嚴厲查處。因此小編提醒,對于按照規定應該申報報告書、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千萬不要自作主張“走捷徑”通過網上備案來規避正規環評手續。
01
臺州市祥瓏容器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億套各項規格多層復合塑料瓶項目,涉嫌存在未批先建環境違法行為。經核查,該公司主要生產塑料制品,對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該公司申報備案的建設項目應歸入名錄中“輕工”類第116項——“塑料制品制造,不涉及人造革、發泡膠等有毒原材料或電鍍工藝”,環境影響評價類別應為編制環評報告表進行審批。因該公司廠房未取得規劃部門同意,無法通過正常途徑取得環保許可,故擅自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妄圖鉆空子,通過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登記表網上備案來規避環評審批。經查證屬實后,黃巖區環保局依法認定該企業網上提交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登記表備案無效,向社會公布,并將該企業違法失信信息記入其環境信用記錄。
02
湖南眾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涉嫌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等級一案,被漢壽縣環保局處罰款86.186萬元,其中對企業法人代表鄧某某個人處罰款5萬元。
2019年6月28日,群眾向生態環境部舉報湖南眾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廢水、廢氣污染擾民問題, 7月5日,市生態環境局監察支隊和漢壽縣環保局執法人員對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經現場核實,企業于2018年3月份開始建設,2018年10月建設完成并投入養殖經營活動,共建設有雞舍8棟、倉庫2棟、辦公室1棟,宿舍1棟,總建筑面積8900平方米,有機肥廠房1棟,建筑面積3600平方米,實有存欄雞約23萬羽,實際總投資3000多萬元。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該項目應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但企業于2018年6月20日進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申報登記,且企業建設項目未配套建設相應的污染防治設施,廢氣直接排放。2019年9月6日,根據企業申請,漢壽縣環保局舉行了聽證會,一致認定企業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2019年9月18日,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參照《湖南省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的規定,漢壽縣環保局對該企業“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擅自開工建設的違法行為”處罰款31.186萬元;對“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違法行為”處罰款55萬元,其中對企業法人代表鄧某某個人處罰款5萬元。以上兩項合計,共處罰款86.186萬元。
03
惠州市惠城區中順塑膠加工部,主要從事塑料加工生產,該加工部于2019年6月20日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系統填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依據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第32-工藝品制造中其他,主要環境影響為生活污水。經執法人員調查發現,該加工部主要生產設備為破碎機、脫水機、清洗線等,主要污染物為清洗塑料的清洗廢水,根據該加工部的生產工藝,應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第47-塑料制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報生態環境部門審批。惠州市惠城區中順塑膠加工部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備案登記制度,擅自降低環評等級,弄虛作假,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做出以下處理:對其未依法報批環境影響報告表,擅自投入生產立案處罰;向社會公布其環境影響評價弄虛作假行為,記入其環境信用記錄。
分割線
提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建設單位對其填報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在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備案手續時,應認真查閱、核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確認其備案的建設項目屬于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規定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哪些項目需要備案?建設單位如何辦理備案手續?
備案的建設項目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規定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對于未列入分類管理名錄的其他項目,則無需履行環評手續。除需要保密的建設項目外,登記表備案采取網上備案的形式。生態環境部統一布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網上備案系統,由縣級環保部門向社會公告網上備案系統地址鏈接。
與審批制要求建設項目開工前報批不同,建設單位辦理登記表備案手續的時間要求是在建設項目建成后、投入生產運營前,此時項目已經建成,因此不存在變更問題。但是,如果項目備案完成后、投入生產運營前,建設單位或者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動的,需要再次辦理備案手續,由新的建設單位或者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重新進行相關承諾。
建設單位辦理備案手續,具體分三個步驟:
-
第一步,通過縣級環保部門網站上的鏈接地址登錄網上備案系統,注冊真實信息。
-
第二步,在備案系統中填報并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同時就所填報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作出承諾,并在登記表中的承諾欄目中簽署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系統中的登記表格式非常簡單明了,基本采用選擇、填空等方式,并將提供各典型行業的示例樣表,便于建設單位自行填報。
-
第三步,網上備案系統自動生成備案編號和回執,備案即為完成。建設單位可以自行打印留存,備案完成后,相關信息將同步向社會公開。
需要說明的是,備案回執僅是環保部門確認收到建設單位環境影響登記表的證明;建設單位需要對項目合法性及所填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作出承諾并負責,如存在弄虛作假、隱瞞欺騙等情況,由此導致的一切后果由建設單位自行承擔。
附相關法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八條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由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第三款的規定,責令備案,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第二十條違反本辦法規定,對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擅自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并辦理備案手續,經查證屬實的,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認定建設單位已經取得的備案無效,向社會公布,并按照以下規定處理:(一)未依法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依照《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一條和《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處罰、處分。(二)未依法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報告表,擅自投入生產或者經營的,分別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作出相應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一條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第三十一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后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未經批準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處分。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由縣級以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備案,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 環評、清潔生產、應急預案、竣工環境驗收、安全評價、綠色發展,綠色工廠,在線監測,vocs在線監測,微型空氣站,餐廚垃圾處理,環保設備,環保工程等環保技術咨詢資質的綜合服務。
聯系人:蔣總
聯系電話:13592450115
您的需求就是我們的服務,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
更多環保咨詢與政策,請持續關注中部科技:http://m.kscp777.com
中部環境工程 http://m.kscp777.com.cn
海特環保 http://www.68190000.cn